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订阅《铁军》  订阅《铁军·国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四军小知识 >  No.102 苏皖边区政府的成立


No.102 苏皖边区政府的成立


    在长期抗战中坚持和发展起来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要的4个战略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战时这里是日、伪、顽与新四军激烈争夺的地区。侵华日军与伪军更是利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以及东西走向的淮河水网进行分割封锁,因此,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这四块抗日根据地长期处于相对独立的被分割状态。而位于洪泽湖及京杭运河畔的重镇淮阴、淮安则是这四块抗日根据地的连接点和中心。淮阴、淮安等重要城镇的解放,使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这四个战略区连成一片,形成地域广阔的华中解放区。为了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应付全面内战的爆发,华中局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在调兵北上的同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第二师、第四师主力一部和第七师北移山东临沂。1028日,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东局,1113日,中共中央任命饶漱石为华东局书记、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委、陈毅任副书记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土作。在调兵北上的同时,为了保卫和坚持江北根据地,阻滞国民党军队北上,华中局着手调整和统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构,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和运用力量。1945106日,张云逸等向中共中央提出筹组华中分局、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和苏皖边区政府的报告。108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于是,由淮北行政公署主任刘瑞龙、淮南行署主任方毅、苏中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季方、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李一氓等,联名倡议召开各行政参议会主要负责人、各地行政长官、地方士绅名流、各界人士代表的联席会议,商讨统一四大解放区行政机构问题。19451029日至31日,会议于淮安举行,讨论决定成立苏皖边区政府,公推李一氓为主席,刘瑞龙:季方、韦悫、方毅为副主席。会议通过了苏皖边区政府机构设置及各厅、局、院、行、处负责人名单。边区政府下辖8个专署和73个县(市)级政权。1946919日,国民党军队侵占淮阴,苏皖边区政府机关北撤山东,1947322日撤销。

    为加强对苏皖解放区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的党政军领导机构。19451025日,中共华中分局在淮安成立,邓子恢、谭震林分别任正、副书记,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粟裕、曾山、刘晓为华中分局常委;张爱萍、陈丕显、管文蔚、吴芝圃、刘瑞龙、肖望东、黄岩、方毅、赵汇川、周骏鸣、吴仲超、钟期光、李一氓、李坚真、章蕴等人为委员。华中分局成立后,对下属党组织进行了调整,撤销原苏中、苏北、淮北三个区党委;继续保留淮南区党委。将上述四个区党委所辖地委统一调整为八个地委。华中军区成立时称苏皖军区,张鼎丞任司令员、邓予恢任政委,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华中军区下辖华中野战军、苏中、淮南2个军区及4个直属军分区。1110日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兼司令员,谭震林兼政委,刘先胜兼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4个纵队,每个纵队有5个团。以后又将盐城战役起义的赵云祥部编成第十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