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订阅《铁军》  订阅《铁军·国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四军小知识 >  No.109 新四军的历史地位


No.109 新四军的历史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浩大、斗争空前激烈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奋起反抗外国入侵者的正义战争。在这场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活跃在大江南北,转战于江淮河汊,在环境极其险恶、斗争极其复杂的敌人后方,顽强拼搏,以弱制强,以少胜多,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6万余次,以伤亡8.2万官兵的代价,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名,俘日伪军12.42万余名,另有,5.4万余日伪军官兵投诚、反正;还出于自卫,进行反顽作战3200余次,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49月,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新四军是消灭不了的”、新四军“已经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新四军自己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由组建时的1万人,到抗战胜利时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人,地方9.7武装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新四军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培养了陈毅元帅和粟裕、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四位大将和一大批能够治党、治军、治国的优秀人才。新四军坚持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决执行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建了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八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上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精兵简政,干部廉洁奉公,作风民主,联系群众,军队、政府和人民之间建立了同甘苦、共患难,生死相依的亲密关系。和八路军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一样,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政权。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尽管因日、顽封锁,物质生活贫乏,生活环境艰苦,但这里闪耀着民族解放的希望之光,沦陷区、国统区的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奔而来,一时群贤汇聚;新四军尊重人才,重视知识,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抗日宣传活跃,革命文化普及,文学艺术创作繁荣,新四军和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的外围。这些地区,既是侵华日军和汪伪集团和统治中心,又是国民党必争之地。不仅日伪据点林立,而且河网交错,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这就为新四军的斗争增加了特殊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新四军既要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和特别残酷的“清乡”,又要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不断进犯,需要有非凡的大智大勇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新四军正是在日、伪、顽的夹击下,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困难条件下,在没有大山依托的平原水网地区,站稳了脚跟,建立了根据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四军这种不畏强敌、不避艰难的英勇奋斗精神,和在复杂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也是永远值得珍惜和骄傲的精神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