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订阅《铁军》  订阅《铁军·国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四军小知识 >  No.89 军工生产


No.89 军工生产


    新四军初创之际,国民党当局对新四军武器弹药的补充采取限制政策,使新四军处于“军装不备,弹药不充,枪械不补”的困难境地。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维修枪械起步,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逐步发展军工生产,保障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武器弹药的供给,为保卫华中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皖南事变后,因民党当局完全断绝了对共产党领导的华中敌后抗日武装的武器弹药补给。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必须完全靠自己来解决武器弹药和一切军需品的供给问题。为此,在重建军部时,单独成立了以韩振纪为部长,吴师孟、孙象涵为副部长的军工部。

    19418月,军部决定撤销军工部,把设备、人员就近分散到第一、第二、第三师组成小厂继续生产。19422月,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对华中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提出了要求,要求“生产应集中在手榴弹、地雷及马刀的制造。”这一时期华中根据地军工生产的设备有了改善,技术力量有增强。苏中地区从上海动员了一批技术工人到根据地军工厂工作,皖江地区也从南京、上海等地聘来大批军工骨干和技术工人,使军工生产队伍有所扩大。军工生产由以往的修理为主转为以制造为主,发展为生产和研制相结合。苏北根据地研制成射程200多米的第一代碰炸式带尾枪榴弹,用枪榴筒发射的第二代枪榴弹,空炸的第三代枪榴弹,37平射炮、平曲射两用追击炮,拉发、踏发地雷,用铜板制造铜子弹头。军工生产的种类增多了,产量也提高了,军工生产普及化。

    新四军军部于1944921日至106日,在黄花塘召开了华中兵工生产会议,介绍了兵工生产的情况和经验,举行了军工产品的展览,进行了改装和研制武器的射击表演,表彰了坚持武器弹药研制而多次负伤的第二师军工部工务科科长,军工战线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等一批军工生产战线上的英雄模范。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12月华中军区军工部成立,部长孙象涵,政委罗龙生。原苏中、淮北、苏北地区的军工厂,分别改为华中第一、第二、第三总厂,淮南地区的军工部门保留,苏中地区部分军工战士和皖江地区的军工部门撤往山东临沂,成立山东军区军工部。19471月华东军区成立,华中军区和山东军区军工部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军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