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感怀新四军 > 让历史照进现实——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旅行团母校少先队员回信以后
让历史照进现实——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旅行团母校少先队员回信以后
作者:鲁青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11-12 浏览次数:7803
初冬时节,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半年后,我站在新安旅行团门前广场的历史雕塑前,听着隔壁小学声声入耳的读书声,思绪万千。
坐落在新安小学里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
一边是小学,书声琅琅;一边是纪念馆,静默无声。
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历史在无声地诉说着烽火硝烟的岁月,现实在展示着青春少年的天真烂漫。初冬时节,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半年后,我站在新安旅行团门前广场的历史雕塑前,听着隔壁小学声声入耳的读书声,思绪万千。
同样是青春年少,同样是运河河畔,新旧两代人却经历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
国难当头时,老一代新安同学义无反顾离开安静的校园,走进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万里之行,只为揭露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唤起同胞千千万,同心干,将侵略者赶出家园!何等的慷慨,何等的悲壮!
岁月静好中,天真烂漫的新一代少年,坐在宁静的教室里刻苦读书,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储备力量。
是的,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两代人,却因新安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他们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握手,理想和信念把两代人紧密相牵,他们激情相拥,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发声。
抗日烽火中的小小身影
10 月的清晨,淮安古城,大运河岸边,一支小小的队伍在这儿集结。
这是1935 年,国难日益深重、民族面临危亡的关键时刻。日军抢占我东北三省后,贼心膨胀,蠢蠢欲动,阴谋将侵略魔爪伸向我内地的大好河山。穿过岁月的风雨,我仿佛看见,一面蓝底白字的三角旗飘舞在细细的秋雨中,新安旅行团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清一色的少年,整齐划一的装束:上身是雪白的衬衫,下身是一条蓝士林布做的工装裤,脚踏蒲草鞋,肩上斜背着一只挎包,手握一把雨伞,稚气的脸庞上透着自信,英姿勃发。
少年共有14 名,都是来自江苏淮安县河下镇私立新安小学,14 名团员中年龄最大的不到20 岁,最小的只有12 岁。此刻,这些10 多岁的孩子,在校长汪达之率领下,将离开老师和父母,从这儿出发走向全国各地去宣传抗日救亡,因为日军的铁蹄已经临近,千里江山已安放不下一张宁静的课桌。
细雨淋湿了他们的头发,他们浑然不觉,澎湃的激情在同学们的心中涌动,因为从今日起,他们将在一条史无前例的万里征途上书写未来,创造奇迹。
校长汪达之话语沉重:“我们的长途旅行,是为了实现‘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同时也是宣传抗日,这谁也不能反对,只是现在出去,恐怕真要讨饭过日子了!”
“讨饭就讨饭,我们不怕!”“讨饭也要去宣传抗日!”小小的拳头举过肩头,铮铮誓言盖过风雨,滚烫而纯真的童心令前来送行的老师和父母们感动,人群中有人用手擦着眼角,泪眼迷离。
不哭,我们是在向侵略者宣战!孩子们在心底默默说。
他们义无反顾登上轮船,一套电影放映设备、几部黑白无声抗日影片和数十张抗日救亡歌曲唱片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他们挥手向岸上的老师和父母告别,小小的身影渐行渐远,留下一个时代的剪影……
从运河河畔出发的这支小小队伍在战火中淬炼成长,从1935 年到1952 年,从华东到华北再到西北、西南、苏北,17 年时间里,他们驰骋江淮,转战淞沪,奔赴绥远抗敌前线,远达塞外荒原,行程5 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展团员600 多人,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谱写了中国少年儿童革命史上的壮丽篇章。
动荡不定的艰难环境磨练着他们的躯体,丰厚富裕的精神生活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他们不怕艰苦,吃糠菜、穿破衣、住岩洞、进工厂、下农村,宣传抗日,鼓舞民心;他们不惧炮火,通过演讲、写标语、教唱抗日歌曲、组织火炬大游行等方式慰问伤兵、劳军支前……
1938 年夏天,保卫大武汉的战斗打响了。新安旅行团得知这一消息后,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连夜乘车赶往了武汉。到达武汉后,他们和抗敌宣传队、孩子剧团等社团一起,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在街头和剧院表演秧歌、舞蹈等节目,鼓舞士气。
陶行知先生闻听后,写诗称赞:人从武汉散,他在武汉干。一群小好汉,保卫大武汉。
“一群小好汉”,由此而来。
“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这一标语至今仍保留在桂林七星岩岩洞里的石壁上。
现在,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内进行了原景重现。
馆长顾学让说,这条标语是1939 年新旅在桂林开展岩洞教育时,由新旅团员王德威用牛皮胶水拌红土书写的。
1938 年底,新安旅行团来到桂林,作为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桂林成了日军轰炸的重点目标。每当警报拉响,桂林地区的天然防空岩洞里就聚满老老少少的群众。团员们因地制宜开展“岩洞教育”,做“小先生”教当地孩子读书写字,了解抗战形势。“我们重走桂林七星岩洞时,发现当年的标语还清晰可见,当地八九十岁的老太太至今还能唱出当年新旅‘小先生’教的抗日歌曲。”顾学让说。
1941 年1 月,皖南事变后,新旅团员克服万难从桂林辗转回到苏北抗日根据地。陈毅十分关心新旅小团员,他要求新旅在苏北率先组织起10 万儿童,支持新四军。陈毅风趣地说:“你们完不成任务,就做小乌龟了。”
新旅迅速行动,派出多支工作队,深入到盐阜地区各县广泛发动,组织儿童团。他们教儿童唱抗日歌曲,组织儿童收集废铜烂铁支援前线,举办儿童干部训练班培养儿童骨干,带领儿童团员们一起操练。
1945 年5月17日,新安旅行团在盐阜区行政公署大礼堂组织召开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这时苏北有组织的儿童已达到18万,超额完成了陈毅所说的组织10万儿童的任务,少年儿童团总部在盐阜地区宣告成立。
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可看到各式各类由儿童手绘策划的刊物,这是新安旅行团在苏北期间出版的刊物。其中一份八开四版的套色报纸《儿童生活》印有期号、“儿童生活社编”等字样。报纸首页设有栏目“孩子的话”,并用儿童的口吻写下《我们要做小先生》一文,同时配以木刻画和插图,内容丰富、版面鲜活,放到今天看,仍觉生动活泼。
顾学让介绍:这是苏北解放区第一张“套色”儿童报纸,写稿编辑、创作画图、设计制版,全是团员自己动手。宋庆龄赠送给他们油印机、照相机,陈毅高兴地为《儿童生活》题词:“抗战事业应该让儿童参加,新四军愿意做儿童们的良友。”
《儿童生活》出版了30 多期,直到抗战结束才停刊。此外,新旅团员们还编辑出版了《华中少年》《苏中少年》《少年画报》等刊物,并在淮阴新旅驻地成立华中少年出版社。
新旅团员在宣传抗战过程中,以文艺为“武器”,边走边学、边学边讲,开创了中国少年儿童革命史上许多个第一次:他们成立了第一支“农村流动放映队”;创办了苏北解放区“第一张儿童报纸”;第一家少年出版社;召开华中地区“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制定第一个《少年先锋队队章》……被冰心誉为“民族解放的小号手”。
这群小好汉们!在抗日烽火中焕发出独特的风采!
我们要给习爷爷写信
2021 年10 月27 日。
晚上,淮安楚州宾馆内,我与新安小学分管德育的肖寿俊副校长相对而坐。同学们怎么想起来给习总书记写信的?我问。
因为学校有给新旅爷爷奶奶们写信的传统。打我进学校起,就有这项传统。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在新安历史纪念馆上的,讲新安精神,并且让中高年级的同学给新旅爷爷奶奶们写信,表达敬意和向他们学习的决心。信写完,有的寄出去,有的自己留存。肖寿俊副校长回答。
今年3 月份,孩子们又一次走进新旅历史纪念馆,今年写什么?有的孩子就讲,今年是建党百年,习爷爷倡导学党史,不忘初心。我们能不能给习爷爷写信呢?老师一听,这想法好呀,汇报给校领导,校领导支持。于是,孩子们纷纷给习爷爷写信。我们帮助孩子挑选最好的信,综合各个写信同学的想法建议,最后由杨路然同学执笔,以五(8)中队少先队员的名义给习爷爷写信。
肖寿俊副校长继续讲述着:
孩子们在信中告诉习爷爷:“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参加了区里举行的‘追寻新旅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少年主题教育启动仪式……通过社会实践,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要主动帮助他人,做一个有责任的好少年。习爷爷,我们一定谨记您的教诲,传承红色基因,刻苦学习,坚定信念,磨练意志,锻炼身体,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革命的接班人。”
信写好后签名,有的同学一激动,把名字都写错了。同学们说,重签。全班又重签一遍。
信件最后落款是36 个同学的名字,但这封信饱含了全校4239 名师生的深情。
写信的过程,仿佛仍在肖寿俊眼前回荡。
信写好后,杨路然等3 名同学在肖寿俊陪同下去市中心的鼓楼邮政支局邮寄,服务员一看信封,是写给总书记的,立即瞪了一眼,用疑惑的眼光看着3 名小同学:写给总书记的信,你们开玩笑吧?
杨路然肯定地点点头:是我们写给习爷爷的信!
看到服务员疑惑的目光,肖寿俊对服务员说:请你按照邮政的规矩给同学们寄信,至于其他不关你的事。临走,肖寿俊又对服务员重复一句:这信你一定要寄!这里面装着小朋友们的心愿!服务员面带微笑说,今天的信最后一班已经寄走,我给你们发明天最早的一班。
习爷爷能收到我们的信吗?大数据时代,挂号信有追踪信息。信寄出后,同学们的心跟随着信件一路飞驰,最后一个收信地点是:北京中南海邮政局,门卫签收。
同学们放下心来,我们的信寄到中南海了,习爷爷一定能看到。
习爷爷太忙了,同学们只是想向习爷爷汇报自己的想法,并不敢想习爷爷会回信给我们。
然而,意想不到的好消息突然降临!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5 月31 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和淮安市委书记满面春风走进新安小学,孩子们,总书记给你们回信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新安小学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希望少先队员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唱啊、跳啊!习爷爷的回信是勉励,是鼓舞,坚定了孩子们未来的方向。
五(8)中队的同学们说:“习爷爷的回信是我们收到的最珍贵、最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我们将永远珍藏,铭记在心,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名栋梁之材。”
作者和写信同学杨路然
新安新老一代在新时代相拥
86年前,新安的小好汉们从淮安的运河码头走向抗日宣传的战场,而今,他们当年的壮举被定格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内。
馆长顾学让带我穿越历史,此刻,馆外月湖如镜,微波荡漾。顾学让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多年,见证了纪念馆从无到有的历程。他说:1979 年新安小学建校50 周年时,学校挤出两间教室展出历史图片,并把部分仍健在的团员请回了学校。1985 年,新安建团50 周年,时任省委书记韩培信在学校住了3 天,有近600 名学生回校参加大会,这次大会后建起了陈列馆;到2004 年开始筹划建纪念馆;2005 年新旅建团70 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
近年来,顾学让一直同老一辈的新安团员保持着联系。
99 岁的曹维东老人是第一批从淮安出发的新旅团员。他回忆:“当时穿了一套工作服,拎了一个袋子,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东西了。”
出发前,每位团员都领到了“任务卡”:13 岁的曹维东负责营业,13 岁的张敬茂负责管理药品,16 岁的程昌林负责交际兼编辑,19 岁的嵇钰负责电影技术管理兼记录……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中就陈列着这张当时的任务表。
老团员张承明后来成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导演,他说,他参加新安旅行团的时候才十三四岁,那时候由于年龄小,并不是很明确地理解到自己的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长大后,我才认识到,人生中最幸福的一点,就是小时候进入新旅,并逐渐形成革命人生观。”
岁月穿梭,新旅的老团员年龄都大了,上个月又一位新安团员辞世。顾学让说,话语中带着沉重。
中午下课时,我在纪念馆的接待室里,见到了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执笔人,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杨路然。12 岁的年纪,已快有一米六的个头,红扑扑的脸蛋透着微笑,红领巾在阳光下闪耀。
她告诉我,收到习爷爷的回信,她和同学们都很激动,决心不辜负习爷爷的期望,树立远大理想,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杨路然说,新安小学每年开学第一课,高年级同学都会带着低年级同学参观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听一堂新安旅行团历史课,唱一曲《新安旅行团团歌》,鼓励大家勇做“不怕困难的小好汉”。
“新安旅行团的团员们当时没有吃的,穿着也很破旧,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依旧一边宣传抗日,一边刻苦学习知识,真是了不起。”杨路然说,作为新安小学的新一代同学,更应该好好学习,不怕吃苦,把新旅的精神传承下去,争做一名新时期的“小好汉”。
晚间,校办主任张树利给我发来一段视频,那是新安48 名同学排演的新旅故事情景剧《燃烧的信念》。情景剧的内容是写新旅团员勇斗国民党南京市长的场景,新安旅行团起初从淮安出发经镇江到南京时,跑了当时的教育部、交通部、铁道部等,都没有得到支持,出发时带的50 元钱已经用完,但不怕困难的小团员们发挥自身特长,向报刊投稿换取稿费,为邹韬奋
的生活书店销售进步书报和国难地图、书报等,这样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扩大了宣传。在争取南京市长签发通行证时,遭到了市长大人的训斥:你们不在学校好好读书,跑到南京来做什么!回去回去!新旅团员们不向市长低头,发出了“我们不愿意当小小亡国奴”的呐喊!
张树利老师告诉我,情景剧完全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有48 名同学参与。他还说,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新安小学不仅开展唱新旅歌曲、讲新旅故事、演新旅事迹等系列活动,还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下田间地头、进居民社区、访科研院所,践行知行合一,传承“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红色精神。
“每一段革命历史,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见到淮安区委宣传部黄洁时,她告诉我,淮安区正面向全区小学广泛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参观一次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听一堂新安旅行团历史课、唱一曲《新安旅行团团歌》、看一部新安旅行团纪录片、参加一次学党史社会实践活动、写一篇体会文章,引导广大少年儿童高举队旗跟党走,从小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血与火的岁月,让历史照进现实。站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前,我在想:当年,这群少年的传奇红色之旅,至今依然散发动人心魄的光彩。理想之光在闪耀,精神之火在赓续,新一代新安同学正在续写新安崭新的历史。
耳边再次响起《新安旅行团团歌》,“一边儿学习,一边儿教,别笑我们年纪小,我们要把中国来改造……”歌声穿越时空,穿越岁月,飞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