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祭扫征文 > 弘扬红色文化厚植人民情怀 ——深刻领悟用好新四军历史这一生动教材的重要要求
弘扬红色文化厚植人民情怀 ——深刻领悟用好新四军历史这一生动教材的重要要求
作者:朱俊庆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136
一、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底色
新四军的浴血奋战史就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历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新四军锻造了听党指挥、报国为民;扎根群众、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真心爱民等优良的红色革命文化。
(一)听党指挥、报国为民
新四军创造的辉煌业绩、铸就的红色基因,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新四军的历史就是一部跟党举旗、绝对忠诚、报国为民的历史。1937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南方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协议,协议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保证党对红军游击队的绝对领导。新四军艰苦奋战在广大华中敌后战场,部队高度分散,许多单位独立驻防,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极易遭受损失甚至失败,通过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新四军广大干部加深了对时局和形势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提高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八年抗战,新四军将士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以舍生忘死的精神报国为民,铸就了不朽丰碑。
(二)扎根群众、依靠人民
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首先是深入扎根群众。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作为华中局、华中军分会书记,刘少奇曾要求主力部队地方化,就是到人民群众中生根、要和人民鱼水相依,保持并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其次是广泛发动群众。新四军铁军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新四军的真诚和真心,磁铁般地吸引着亿万人心,同仇敌忾打击侵略者,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冒死参加新四军,大批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支援新四军,许多爱国华侨漂洋过海投奔新四军,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后是组织和武装群众。新四军反“清乡”,是长期反复和高度复杂的综合斗争。每逢日伪军清乡扫荡,各根据地积极集聚和武装群众,实现党员军事化、农村兵营化,群众当向导、探敌情、运弹药、抬担架,积极配合新四军作战,凝聚起“党群同心、其利断金”的磅礴力量。
(三)服务人民,真心爱民
根据地之所以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就是因为共产党、新四军把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四军爱人民如父母。陈毅元帅几次行军都不进民房,在屋檐底下坐到天亮。老百姓房子被日军放火烧毁,新四军将领罗炳辉亲自挨家挨户慰问,帮助盖新房,重建家园。这种真心对待群众、真情体恤群众的事迹数不胜数。新四军争先进聚民心。根据地党组织要求,政府中的共产党员,特别是负责干部,必须成为工作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模范。正是因为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鲜明地体现于党的政权建设始终,使我们党和新四军在根据地站稳脚跟,在抗战中聚合力量,赢得了人心。新四军察民情办实事。“宋公堤”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曾经盐阜大地海患严重,1941年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率地方民众与新四军部队一起修建了一道全长45公里的捍海大堤,根治了盐阜地区几百年来的海患。老百姓感恩共产党、新四军,感激县长宋乃德的功绩,把这条海堤命名为“宋公堤”。今天,当我们吟诵着“从此不闻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的民谣时,依然深受触动。
二、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新四军历史是宝贵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是当前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素材,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对于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汲取前行奋进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丰富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出来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是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而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不论是从发展历程上,还是从精神内涵上,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就是在丰富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当前,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掌握了文化话语权,以此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入侵和渗透,进而通过所谓的“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旧的世界文化格局。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传承好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不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开放与创新;有利于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二)促进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新四军从严制定军纪军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和十项注意”,令行禁止、秋毫无犯,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护。新四军是人民群众的队伍,即使是高级将领也身先士卒,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刘少奇脚穿布鞋,鞋子穿破、露出脚趾也不肯丢;粟裕的马啃坏了村民的树,他亲自自费买下新的树苗,带着树苗到群众家里登门道歉等等,这些故事现在读来仍让人心生感动、肃然起敬。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令行禁止、一心为民的新四军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其革命历程可歌可泣,而今我们身处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具有更加优渥的社会条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和挑战,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九零后”干部屡屡触及纪律红线,为党纪所严惩。为此传承好新四军纪律严明、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要把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内化为树立政绩观的内在要求,以新四军革命先辈为榜样、以新四军革命精神为指引,加强作风建设、淬炼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真正将铁的纪律刻印于心、落实于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以贯之推进自我革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革命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引领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三)从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前行奋进力量
无形的革命精神蕴含着伟大的奋进力量。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锻造于拯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天然含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充足养分,是汲取前行力量,激昂奋斗精神的活水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在与敌搏杀的抗战一线,新四军战士跟党举旗、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磨砺出宁死不屈的钢铁意志、顽强作风。在新的奋进征程上,我们的强国复兴伟业必将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认真学习新四军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认真总结新四军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将激励我们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将为我们的前行之路提供精神动力,为我们的奋进征程提供力量源泉。时代在变,初心使命不变,跟党举旗、听党指挥,是新四军红色基因的灵魂所在,这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以红色文化精神力量助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实践成效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切实肩负起先辈们终身为之奋斗的强国复兴伟业。
三、肩负起传承好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的历史使命
传承好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为此应着重保护红色文化遗址、传承弘扬铁军精神内涵、创新文化传播发展方式,不断将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发扬光大。
(一)保护红色文化遗址,打造学习阵地
回顾革命征程,新四军战士前仆后继、顽强奋进,带领人民书写伟大历史,铸就伟大精神,凝结宝贵经验,许多革命文物、战斗遗址得以留存,众多新四军革命纪念场馆纷纷建立。这些红色资源是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宝贵财富,是新四军历史记忆和红色基因的有形载体,不可复制而又弥足珍贵。因此,要注重保护与利用并重,一方面,要建设和完善传承新四军精神的硬件设施,在对现有的新四军红色文化场馆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以优秀新四军纪念馆为标杆,号召各县区修建和完善县区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此建强传承新四军精神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注重对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新四军历史文献、历史档案等珍贵史料的征集,组织力量开展对新四军老战士口述资料的整理和维护,依托各县区、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视频展播、现场授课等形式开展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当代艺术形式,演绎革命战场情境,创建富有特色的新四军红色观光景点,将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遗址打造成开展党性学习教育的红色教材、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
(二)传承弘扬铁军精神,激励干事创业
新四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被陈毅称之为“铁的新四军”。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新四军的光辉历史和红色基因历久弥新,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铁军精神具有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铁军精神是我们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阐释铁军精神的内涵: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坚忍不拔,英勇果敢;顾全大局,相忍为国;内外团结,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纪律严明,将其与我们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将奋进的精神转化为有形的力量,内化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同时,在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时代改革发展稳定重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让铁军精神在盐阜大地茁壮成长、落地生花。
(三)推动文化创新传播,融合时代潮流
在融媒体时代,强调时效、便捷的微视频等即时传播方式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对此置若罔闻、闭门造车,显然不符合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此,利用当代融媒体资源,传承弘扬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是推进文化创新传播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绝非空中楼阁,要积极适应当代文化传播规律,融入更多吸引群众参与的时代元素,以新形式、新话语,推进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走向群众、深入人心,依靠群众力量,将铁军精神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以技术力量赋能文化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3D环绕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新四军经典影视、剧目不断创新,采用新媒体传播形式,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繁荣新四军红色文艺创作,讲活讲好新四军红色故事。同时,要积极拥抱产业化浪潮,打通教育引导、环境熏陶、作品感染、现场教学等实践环节,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文创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塑造文化产业新业态,让新四军红色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