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祭扫征文 > 用好新四军革命精神“生动教材”,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研究
用好新四军革命精神“生动教材”,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研究
作者:朱希红 徐慧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10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 ‘心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都是以思想为先导、以精神为支撑。新四军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战火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是党和人民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规定党性教育是核心,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依托新四军革命精神,通过分析这一精神的思想内涵以及提升干部党性教育质量中的时代价值,对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入挖掘新四军革命精神的思想内涵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也集中展示了新四军的信仰信念、意志品格和政治立场,是新四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发展壮大的原因、强大战斗力的源泉,不仅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活传承和运用,更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进一步丰富。
(一)、坚定信念、听党指挥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是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也是新四军革命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铁军,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10月组建而成,在抗日战争期间是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新四军在盐阜地区领导的整个华中抗战,就是一部跟党举旗、听党指挥的光辉历史。新四军从成立之日起直至1946年初撤销番号,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及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性质。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确定以“持久战”为抗日战略总方针,红军主要任务是在敌人后方开展独立自主游击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并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前提是在整个抗日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保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并进一步确定了在新四军内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机构。红军游击队在改编为新四军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为了国共两党携手共同抵御外敌入侵,仍听党指挥,毅然决然地下山接受改编。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1938年4月28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先遣队400多人从皖南出发,深入苏南敌后实施战略侦查,并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后,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向北发展的方针。1939年1月,在毛泽东同志的指导下,中原局大力加强华中地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1939年7月召开的新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号召“全军保持和发扬革命优秀传统与英勇的牺牲,为党的政策和方针而奋斗到底”,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加以发扬三年游击战的精神,为了完成党的一切决议和指示而斗争到底”。1941年在新四军军部成立大会上,刘少奇明确指出,新四军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完全执行党的政策和命令来完成党的任务,并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始终坚定听党指挥的信念、完善听党指挥的机制、采取听党指挥的行动,是新四军成为铁军的根本保证。
(二)、忠诚爱国、忠贞为民
新四军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忠诚爱国、忠贞为民,是共产党人优良政治品格的体现。新四军将士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不顾一切牺牲,全力南下、东进,涌现出沈尔七、任光、李子芳、黄城、何士德、陈子谷、许晴、邱东平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八年抗战期间,新四军将士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光团级以上干部就有近400人付出重大牺牲。在苏北五年抗战中,作战4700余次。他们先后夺取八滩战斗、陈家港战斗、阜宁战役等重大胜利,歼敌6万余人。蒋家河口战斗、韦岗伏击战、黄桥决战、车桥战役、塘口坝血战、大胡庄战斗、大鱼山岛战斗等,都是新四军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缩影,传递出的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作风顽强、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是新四军活的灵魂。同时,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爱人民如父母,可以从“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宋公堤中找到真因,从“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白菜谣》中找到答案,深刻诠释了“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的朴素真理。1941年9月新四军海防大队成立,东台弶港人民大力支援新四军,八位船主拿出了十二条“红帆船”;1943年12月,新四军政治部制定拥政爱民的方针,并公布《新四军拥政爱民十大公约》。美联社记者贝尔登在文章中写道:“新四军是重视民众工作的,新四军的领袖相信,抗战胜利的保证不仅在于军队,而且在于人民”。《军民鱼水情》这首歌曲曾在新四军中广为流传,反映了新四军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坚持执纪严明、廉洁奉公,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戴,形成了新四军顽强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提出和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
新四军在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展现了坚定意志品质。1942年陈毅在《给罗生特同志的信》中写道:“这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全面抗战开始后,红军游击队在改编为新四军时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游击队内部人员想不通,不愿下山改编,出现上山劝说不理解、甚至遭杀害的情况。此外,因在华中敌后战场斗争中所处的非常特殊的战略地位,新四军挺进敌后也困难重重。锲入的华中敌后地区是国民党的经济重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日伪军指挥中枢和重要战略基地。新四军要以数量不多的游击队牵制消耗大量日伪军,敌我力量悬殊。平原水网地区既无险可守,也无机动隐藏之地,在强敌环伺中,一支弱小军队要生存发展,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道未曾解决的难题,但新四军依靠游击战争和人民战争,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全面抗战期间,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共2.46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名,俘日伪军12.42万余名,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新四军仍建立8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培训抗日骨干,建立农救会、妇救会、青抗会等各种群众团体和组织,大力发展经济。
(四)、勇于斗争、敢于胜利
从游击战走来,到抗日战争壮大、经历解放战争,甚至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等等,不同历史时期所蕴含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都彰显了新四军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阜宁的“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堂”上,有刘少奇题写的“浩气长存”和塔顶的一尊“面朝东方、高举钢枪”新四军战士塑像。新四军汇成抗日铁流,奔赴敌后抗日最前线,时刻谨记并把握斗争原则,展示了新四军将士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浴血奋战、威武不屈的英姿。无论是在三年游击战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准确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迅速地开展作战,扩大战果。历时一年的繁昌保卫战,五战五捷,新四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取得大胜,消灭千余日军,粉碎日军“扫荡”皖南的野心,振奋了抗战精神。血战刘老庄、大胡庄战斗、七女跳崖、九女投河等都是新四军辉煌的战斗历程,发扬了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传递着新四军英烈的铁血荣光。《新四军军歌》依靠雄壮的旋律提振了广大将士浴血杀敌的斗争精神,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二、深刻领会新四军革命精神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中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新四军革命精神来自新四军将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在抗日战争中锤炼和升华,是新四军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思想内涵与干部教育培训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蕴含的精神品质和鲜活的实践案例都可以作为提升教育培训质效的重要内容。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同志要“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指引奋进前行的精神灯塔,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基础,奠定着新时代奋斗者底色。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抗战时期,新四军部队不论环境险恶,条件艰苦,坚持创办华中党校,刘少奇亲自担任校长,坚持抓好党的建设及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百岁老战士回信时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希望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精神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就在于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对精神世界起决定性作用。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有助于将红色基因融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灵魂与血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接好“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
(二)、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是新时代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也是开拓新时代精神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新四军的历史就是一部跟党举旗、绝对忠诚、报国为民的历史。新四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根据地之所以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就是因为共产党、新四军把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四军爱人民如父母,坚决执行“三不政策”,每逢日伪军“清乡”“扫荡”,新四军先派人护送老百姓往安全地带转移后,自己再与日伪军作战;老百姓房子被日军放火烧毁,就帮助盖新房,重建家园。新四军让人民做主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落实“三三制”政权、做好乡村选举,帮助建设民主政治。新四军为人民办实事,每到一地就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兴修水利,组织换工互助,让广大贫苦百姓安居乐业。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新四军革命精神中汲取矢志为民的源动力,有助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凝聚起“党群同心”的磅礴力量,进而不断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高品质生活,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色,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铸就了新时代制胜法宝。在艰苦环境中开展的一系列生存和斗争,不仅铸就了新四军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作战风格,也锤炼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工作作风。从1941年起,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极端严重的经济困难,日伪频繁“扫荡”、“清乡”,加上连年灾荒,部队供给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新四军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开展厉行节约,共度难关。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倡导对制服进行改革,将中式裤子改为西裤,减掉军帽翻沿,军衣翻领、两只口袋以及绑腿布,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带头节约。在皖南期间,新四军战士每天只有1角钱米和5分钱菜金,武器落后,装备奇缺,常常在维持半饱甚至是饿着肚子的艰苦条件下,依然能做到以苦为乐,士气高昂,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从而在群众中建立起威望,获得了群众的高度信任和真诚拥护。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所以我们决不能丢掉这个传家宝。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新四军革命精神中汲取艰苦奋斗的进取力,有助于锤炼党员干部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传承优良作风,严守纪律规矩,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决心。
(四)、强化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始终强化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塑造出了新时代的建设者品格。新四军的传统是极为分散的游击武装,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很长时间内根本听不到中央的指示,他们只能独立地做出判断。曾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就自行向中央请求,调整部队部署并提前两天发起站役,正是他敢于创造性地工作,才确保夺取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刘少奇受命于危难之际,担负起“发展华中”的重任,陈毅三进泰州,粟裕七战七捷驰骋苏中,李先念固守中原等,都是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鲜活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新四军革命精神中领悟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鼓励干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建设的吃劲岗位上锻炼成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有助于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以新四军革命精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培训教育是党培养干部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盐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红色资源特别是新四军革命精神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是党政干部红色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必须用好用活“红色家底”。
(一)协调运行机制,保证规范开展
一是融合传统文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走深入实,为广大党员干部培根铸魂。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档案、回忆录等,在走访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强化系统观念,推动革命遗址及文物整体保护,不断构建和完善新四军历史建设革命遗址及文物数据库,开挖遗迹遗址遗存“精神富矿”。通过资源深挖,编撰完善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口述史》、新四军老战士《口述资料选编》。聚焦市、县反映新四军浴血抗战历史的党史教育基地,加强资源共享共用并形成辐射效应,打造多张独具特色的新四军红色文化品牌,形成以新四军精神传承为主题的红色经典教育环线,让新四军红色历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备教材。
二是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环境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思想品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的创设拓宽了受训干部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应当重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多样化和生动性。作为新四军光辉历史的保存者、记录者和革命老区盐城的红色文化名片,新四军纪念馆不能停止对这一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首先,纪念馆要不断整合放大红色资源优势,丰富馆藏资源和展陈内容,上线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项目,建设“智享”新四军红色文化数字服务平台,编制新四军红色档案数字化地方标准。其次,开展示范基地线上讲解,讲好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敢于斗争的红色故事,在讲解过程中严抓导向性,坚持价值引领的示范作用;紧扣科学性,关注知情意行的逻辑统一;贯彻多样性,凸显故事类型的综合运用;彰显新颖性,选取符合时代的典型案例。让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把理论话语转变为实际行动,加强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把红色故事升华为思想启迪,挖掘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度。
(二)革新转化机制,发挥显著优势
一是依托先进载体。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先进思想理论的广泛传播,为彰显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特色,应当充分依托先进载体,实现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全方位、立体化。首先,要高度重视媒体在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中的作用,提高媒体工作者的思想敏锐度,发挥网络媒体平台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优势。通过开设网上课堂、成立微信公众号等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定期推送新四军革命精神人物事迹等视频、文章,及时撰写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的新闻稿,不断扩大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影响力。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实践载体。新四军革命精神在盐阜地区得到了升华和发展,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专门开设了基地示范讲解,展厅中的史料、文献和再现情景生动展现了新四军浴火奋战的革命历史,应当进一步完善纪念馆的日常运营和文物保护工作,打造新四军革命精神传播品牌,让不会说话的文物讲述出新四军的抗战故事、人民军队的斗争故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故事,使广大党员干部夯实信仰之基,以实际行动守好红色江山。
二是开展实践教学。要拓展新四军红色资源“生动教材”功能,坚持守正创新,丰富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案例式、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方式。比如,开展新四军革命历史体验式教学,组织学员赴武汉、南昌等地新四军军部旧址,重走新四军路、吃新四军饭,开展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考验自我品格,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开展互动访谈式教学,以弘扬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为主线,通过对当地的红军后代、先进典型代表等人物访谈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学员互动提问交流感悟,也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别开生面的沉浸式课程,教师用真挚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诵一封封书信、讲述一个个新四军的故事,让学员体悟新四军抗日杀敌、决胜千里的谋略智慧和勇气担当;组建覆盖老、中、青、少各年龄层的红色印迹志愿宣讲团,开展“行走中的党课”等形式现场宣讲等。同时,要利用融媒体网络平台、直播平台等组织干部线上学习,邀请新四军革命精神专家教授开展线上授课,打造“空中微课堂”让更多基层干部享受优质培训资源,解决工学矛盾,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渠道。除此之外,新四军干部学院可联合其它新四军革命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合作联盟机制,统筹利用党性教育资源和高校、党校、干院专家名师,搭建新四军革命史研究、宣传、教育全矩阵平台,共享优质培训资源,进一步利用好新四军革命精神生动教材。
(三)建立反馈机制,落实具体要求
一是健全培训保障。党校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应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强化配套支持,大力支持党校解决师资培养、基地建设、教学科研、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可委托相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四军革命精神和文化品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为契机,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每月20日的党员统一活动日等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定期举办新四军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演讲比赛等,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积极打造文旅产业链,将新四军相关的舞台剧、新四军三大盐场、新四军在盐阜大地的作战线路、新四军纪念馆等串联成线,引起广大干部的精神共鸣和自豪感。
二是实施综合评价。定期考核是为了检验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定量评估是为了及时调整指标要求和教育任务的设定,定性评价是为了监测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表现的动态变化,将定期考核、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价打造为三位一体的综合反馈机制。各级党校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训前、训中、训后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管,落细每一项工作,及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方法。强化培训结果运用转化,探索学用结合新模式来传承好新四军革命精神,将新四军精神凝练形成可落实的经验,围绕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课题为干部分门别类提供实践平台,通过相互融合来增强新四军红色精神的影响力。持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跟踪问效,避免“一训了之”,组织开展“撰写一篇心得”、“进行一次汇报”、“开展一场交流”、“站上一次讲台”等活动,常态化分享实践体会,交流心得感悟,达到“一人参训、众人受益”“一场培训、持续提升”的效果,带动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积极探索和明晰“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来实现精准对标,使其具体化、指标化,对学员学习期间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探索实施适合的“导师帮带”跟踪培养,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