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革命代代如潮涌铁纪——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成立大会侧记
革命代代如潮涌铁纪——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成立大会侧记
作者:铁纪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5-06-26 浏览次数:60
4月28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成立大会在江西省大余县举行,来自南方8省15个游击区的50多个城市参加。
“小小竹排江中游,滔滔江水向东流,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革命代代如潮涌……”阳春三月,杜鹃吐艳。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 周年的这个春天,赣南乡亲又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了《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歌谣。4 月28 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成立大会在江西省大余县举行,来自南方8 省15 个游击区的50 多个城市参加。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于中海,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咨询组成员、山东省原副省长徐珠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剑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肖洪波,赣州市政府副市长罗瑞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原局长王福平,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研究员王新生,国防大学原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董志铭,项英之孙项阳,陈丕显之子陈东棋,刘建华之子刘鲁明,叶挺孙女叶莲,张云逸之孙张晓龙,黄道之女黄知慧,王直之子王东炎,彭胜标之女彭晓露等领导、党史军史专家、革命先辈后代代表共同见证联盟成立。大余县委书记韩相云,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志平等县领导出席会议。于中海会长致辞饱含深情。他说,大余,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热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坚不可摧的西南屏障,为中央苏区的创立、巩固和保卫立下不朽功绩。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中央分局机关移驻大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岭会议在此召开,为扭转革命局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和指挥中心,更是新四军组建地和北上抗日出发地之一。回首往昔,毛泽东、朱德、项英、陈毅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陈毅元帅写下了气势豪迈、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字字如铁骨铮铮,句句似燎原星火,将革命者“此去泉台招旧部”的壮烈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信念熔铸成一座精神丰碑。多年来,大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保护、研究、利用一体化之路。从革命时期的“打破封锁线”到新时代的“攻克贫困线”,通过“党建+红色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历史记忆的传承。历史的回响需要现实的回应。今天,成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是一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大事:一是有利于深化红色史料研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其中仍有许多史料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阐释。联盟的成立,各游击区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深入探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新四军源头的历史细节,让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为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这段历史提供详实的史料支撑。二是有利于扩大红色教育影响力。联盟成立后,各游击区城市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跨区域开展红色文化展览巡展、红色主题宣讲、红色研学实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进一步扩大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品牌的影响力,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三是有利于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还可以通过联盟协同合作,以点带面、以线连片,实现各游击区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红色教育培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助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为此,我们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将与大家密切合作,继续深入研究和宣传这段历史,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贡献力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之际,我们要铭记81 年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星火在这里点燃,革命先辈以“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壮志,赢得了“中国人民一个极其宝贵的胜利”。三年艰苦卓绝岁月展现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等精神财富,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具有启示意义,我们更深感传承革命精神责任重大。今天,联盟接过了历史的火炬,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愿此次大会成为赓续红色血脉的新起点,愿联盟以“长岭会议”般的智慧深化史学研究,以《梅岭三章》般的豪情讲好红色故事,以“下山整训”的理念推动区域协同。我们热切期待联盟在做好红色基因“传承者”,做强老区振兴“助推器”,做大精神力量“孵化池”3 个方面书写出优异的新时代答卷,以红色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陈昊苏在致辞时指出,“创业艰难百战多”,铭记历史方能薪火相传。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更有责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更有信心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靠人民,支援永不忘”,红色基因需要代代传承。要通过红培联盟的平台,把“人民至上”的初心传递给年轻一代,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光芒。“后死诸君多努力”,携手开创红色教育新篇章。希望联盟各成员城市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壮烈史诗为精神纽带,深化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烽火故事走进学校课堂,激励万千学子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龚剑飞、罗瑞华在致辞时表示,要以深入推进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资源整合为依托,搭建红色“平台”,健全红色教育培训的合作机制,加强联盟内各系统力量的融合联动,深化联盟内红色教育培训联动。要通过建立联盟交流机制和数字化资料中心,把散落的红色地标串联成“精神长城”,将三年游击战争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大余县委书记韩相云在致辞中代表31 万大余人民,向与会领导、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谢。他说,大余作为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见证了《梅岭三章》的铮铮誓言,经历了池江改编的浴火重生,传颂着周篮嫂等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为我们创造了难忘的革命事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联盟的发起城市,大余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与其他联盟城市保持密切沟通联系,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和支持,推动联盟向着创新、务实、协作的方向发展。
大会举行了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铁军精神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咨询组成员、山东省原副省长徐珠宝向大余县南方三年红军游击战争纪念馆授牌;宣读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倡议书;发布了联盟会标、会旗,举行了联盟成立签约仪式。
笔者走出会场之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她们曾在严冬里以生命的顽强在寒风中孕育了眼前这宛如一场视觉盛宴的红色海洋。此时,花繁叶茂的杜鹃花以其特有的活力与执着,凭借强大的生命力,历尽艰辛终以重重叠叠的灿烂花海迎接着新时代的人们。此刻,我仿佛从远方那生生不息的红杜鹃花丛里,看到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城市联盟的明天。
(本文题图由江西省大余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