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本刊专访 > 她有她心底故事
她有她心底故事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13 浏览次数:25
在佛山军分区卫国路干休所,江惠是分区老干部遗孀,住在当年丈夫分的房:1 栋402 室。她1926 年生,抗战时,新四军第四师的一个卫生兵。
老兵江惠,居住佛山。
广州乘地铁,换一次线,坐13 站就到了佛山。在佛山军分区卫国路干休所,江惠是分区老干部遗孀,住在当年丈夫分的房:1 栋402 室。她1926 年生,抗战时,新四军第四师的一个卫生兵。
架起摄像机,江惠随即摆手,“没什么说。”女儿在旁劝道:“妈,人家大老远来的,说说你记得的事。”老人依然那句话“我没有什么说。”江惠,人挺和善,没想到个性倔强。
江惠女儿王粤穗,在广东电视台工作。“我妈收藏过战争年代绑带。”我问:“能找到吗”。她支起梯子,爬上储物的小隔层上翻找,上面堆满杂物,一时没找着。我怀着敬意笑道:“你妈是革命的老妈妈。”
即便这样说,老人不苟言笑,静静坐着,听我们对话。王粤穗说,“我妈和彭雪枫夫妇很熟。”江惠,她和钟国楚夫人李铮,是淮北中学的同学,1943 年进入新四军四师卫生部的卫校训练,集训结束,分在师卫生部直属卫生所,常见到彭师长。
说到彭雪枫,江惠说话了。彭雪枫妻子林颖生孩子,就在我们卫生所接生的,我们所长,是师卫生部部长齐仲桓夫人。林颖生产的时候,彭雪枫已经牺牲了4 个多月,孩子生下来,取名叫彭小枫,是为了纪念孩子的父亲。彭雪枫牺牲那一年,只有37 岁,太年轻了。1994 年,彭雪枫牺牲50 周年,年近七旬的江惠,特地从广东赶到江苏的泗洪,见到林颖时,两人回忆起在四师的日子和交往,泪目相视,格外缅怀老师长。
新四军抗战,敌后游击战,异常的艰辛。王粤穗说,我妈收藏绑带,她说要告诉我们子女,“革命是靠两条腿拼出来的。”有时对付敌人“扫荡”,就是撤退、周旋。她们转移到洪泽湖上,藏进渔民的船舱,盖板上留条缝,隐蔽起来。过年渔民放鞭炮,火星散落到舱里,棉被着火,赶紧抱起来朝湖里放,晚上没被子盖,大家和衣而睡。吃饭缺少碗,部队问群众去借,战士看到老百姓屋外晒着圆盆,说这是“药盆”,借了就走,回去打菜吃得很香。后来才知道这是人家的尿盆,方言缘故,战士把“夜盆”听成了“药盆”。那个时候行军多,晚上点煤油灯,一遇情况立马再转移,黑咕隆咚的,时常把鞋穿错,一只黑,一只蓝的跑出来,天亮发现一只脚穿了别人的鞋子。
战争,是残酷的记忆。有个战士在战斗中被打掉半个舌头,说话困难,直跺脚发急,“打哪里不好打,干嘛打我舌头。”江惠含泪安慰这位战士。江惠回忆,有的仗打起来,先牺牲的同志安葬有口棺材,死的人多了,就撕几尺白布裹一裹,后来,包尸的布也不够用了。遇到部队伤亡场景,江惠总会悲痛落泪。
江惠,新中国成立后转到地方工作,在省卫生厅离休的。
王粤穗坦言,我妈身上全是老传统,要我们入党,要我们爱国家,说红色江山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妈喜欢说,攀比不要比谁有钱、谁富裕,要和牺牲烈士比,人家把命都搭上了,活着的人,就是享福的人。
我顿生憬悟。江惠,拒绝拍摄,自有她的执念:幸存者,不该炫显。在她的心底,为了新中国诞生的牺牲者,是值得回忆和褒扬的人。
临别,江惠送我一本她儿子写的书《赶超与遏制》。作者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厚厚的大作,从国际局势、战略军事、经济角度、审视全球格局,思考中国未来20 年全球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