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走进西门岛
走进西门岛
作者:陈赛宽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14 浏览次数:25
初秋的一个上午,我们来到有乐清“小延安”之美誉的雁荡镇,寻访老区的前世今生。
乐清,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悠久而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26 年冬,建立了温(州)属各县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中共乐清支部;1928 年秋,建立了区委;1939 年春,建立了乐清县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乐清县委领导军民抗日军、斗敌顽,为浙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懈努力。1998 年,乐清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县。
乐清市雁荡镇地处乐清湾畔,依山傍水,风光迤逦,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的核心区,也是浙江省136 个中心镇之一。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当年括苍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诞生了中共乐清县委,召开了县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团曾在这里集训活动。雁荡,还养育了郑梅欣、李杰华、郑伦和金城等一大批浙南英烈。初秋的一个上午,我们来到有乐清“小延安”之美誉的雁荡镇,寻访老区的前世今生。
一提起老区变化,雁荡镇党委副书记盛伟建议我们先到海岛——西门岛走走。西门岛位于乐清湾北部,2008 年2 月之前,仍是孤岛一座。为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政府投资2000 多万元建设西门岛跨海大桥。大桥通车之后,海岛村民外出有了陆路通道,从此告别了千百年来靠轮渡出行的历史。
连续两届当选为温州市人大代表的村党委书记陈传宝早已迎候着我们,说起村庄的变化,他如数家珍。“ 全村总人口4943人,陆域面积6.97 平方公里,有耕地1300 多亩,林地7800 多亩,海岸线长11.8公里,海涂面积3.25 万亩,在家劳力基本上依赖浅海滩涂养殖,是出海鲜的好地方”。他一边介绍,一边向笔者展示手机视频,央视财经频道几天前还专门介绍了村民对虾加工全流程。“我们西门岛的海鲜真是数不尽,有蝤蠓、鲻鱼、望潮、海瓜子、花蚶、弹涂鱼等等,当地人称海八鲜。全村有七成以上劳力从事渔业劳作,每年收益比较可观。”陈书记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话语间,全是富裕农民满满的幸福感。
其实,西门岛还有一“珍宝”,那就是闻名世界的红树林,正式的名字叫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这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也是全国纬度最北的红树林群落和多种鸟类为主体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自2005年经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以来,“西门岛旅游休闲区”成为网上最红的打卡地之一。每到双休日,浙江沿海的台州、温州,甚至宁波、丽水等地游客云集于此,观海景,品海鲜,拍海景,海岛风光+海岛文化带来的海岛休闲经济,已经开始显山露水。
“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陈书记带着我们在岛上走一走,看一看,几天不来,可谓满眼新意。陈书记说,作为人民代表,我每年都要到各地去参观考察,但走来走去还是觉得岛上最好。我们西门岛是乐清海岛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要再回头。今天我们可以告慰祖国,在一代代革命烈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乡村振兴的大旗正迎风飘扬,共图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本栏目图片由乐清市新四军研究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