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艺苑 > 《黄桥烧饼歌》与黄桥战役
《黄桥烧饼歌》与黄桥战役
作者:陆汉洲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9-15 浏览次数:11
“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哩……”
这首《黄桥烧饼歌》,随着新四军黄桥战役速战速决、以少胜多这一彪炳史册的光辉战例传遍苏北大地,很快在苏北军民中广为传唱,并成为抗战时期与《大刀进行曲》等齐名的红色经典歌曲。
黄桥烧饼,本是泰兴地区一种花式繁多的普通美味小吃。里头分别添有枣泥、豆沙、葱油、肉丁、肉松、火腿、虾米等食材,经热火烘烤制作而成。经《黄桥烧饼歌》这么一唱,这种美食也迅速被知晓享誉华夏大地。1949 年10 月1 日,黄桥烧饼因此上了毛泽东主席主持的开国大典国宴。
任何传世之作,无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黄桥烧饼歌》的诞生,正是来源于黄桥战役这一场军民团结战斗的伟大实践。词作者李增援、作曲家章枚,都是亲历黄桥战役的新四军文艺战士。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40 年7月,陈粟率部挺进苏北,开辟敌后根据地。8 月进驻泰兴黄桥地区。国民党顽固派害怕新四军发展壮大,不断制造事端,借此消耗新四军,妄图趁陈粟率领的新四军立足未稳,予以歼灭之。
是年9 月,国民政府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叫嚣:“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喝水去。”10 月初,韩德勤亲自指挥26 个团3 万余兵力,南下黄桥与新四军决战。当时,新四军战斗人员不足6000 人。身经百战的陈毅深知这将是一场恶仗,便将随身带的皮包等机要文件秘密深埋,以防不测。面对这一场非打不可的仗,陈粟进行周密部署:在党中央电令八路军五纵南下进行配合的情况下,制定了“集中主力、诱敌深入、断其后路,在运动中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大战前,陈毅亲自登门拜访辛亥革命元老朱履先先生,争取当地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继续重视做好李明扬、李长江和陈泰运等人的统战工作,促其在这场决战中,不给新四军添乱。战斗打响,陈毅坐镇严徐庄掌握全局,粟裕负责前线指挥。最终使该战呈现出“ 一个战场,四种力量,两方对阵,两方观战”的“战争奇观”。从10 月4 日战斗打响,到10 日与八路军五纵胜利会师,新四军此役速战速决,用6000兵力,歼敌1.1 万人,其中俘敌3800人,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在逃跑中落水毙命。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
黄桥战役的胜利,不能不提黄桥人民奋勇支前。为了支援新四军打胜仗,朱履先先生亲自动员黄桥地区所有烧饼店、食品店全力生产,挨家动员士绅大户开仓为新四军供粮。黄桥镇上的12 家磨坊,60 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新四军英勇杀敌;镇内,炉火通红,老百姓制作烧饼。战斗打响后,黄桥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将一筐筐、—篮篮黄桥烧饼送上前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壮丽凯歌。
在战火中诞生的《黄桥烧饼歌》,共6段。每段都通过其明确的主题,艺术地点出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秘诀。
第一段“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哩!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突出了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第二段“黄桥烧饼长又长哎,长长烧饼有分量哩!烧饼一口吃不下,敌人一下打不光。同志们呀别性急,还要长期来抵抗”,表现的是抗战要坚持持久战。
第三段“黄桥烧饼圆又圆哎,圆圆烧饼多好看哩!烧饼掰开不好卖哎,国共分裂更危险。同志们呀团结牢,反共就是准汉奸”,体现了要巩固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新四军老军长陈毅元帅曾多次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而黄桥战役的胜利,无疑有黄桥人民用烧饼帮出来的一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