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七女跳崖
作者:叶定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1-10 浏览次数:7876
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殊不知新四军“皖南事变”中的“七女跳崖”,同样可歌可泣。
导演“狗咬狗”
作者:刘以顺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1-05 浏览次数:7846
1939年5月的一天上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全体官兵正忙着帮助老百姓收割小麦。这时,通信员匆匆跑来,送给陈毅一份电报。
一面见证烽火岁月的儿童团旗
作者:杨晓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1-26 浏览次数:7857
在安徽省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面醒目的旗帜。在由老土布缝制而成的蓝色旗面上,精巧工整地绣着四个字:“乡儿童团”。
六安红色历史的三个鲜明特征
作者:周芷帆 周邵年 韩建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0-19 浏览次数:7884
六安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六安市金寨县时指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这是对六安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不忘初心 继续书写改革辉煌——新四军老兵胡萃华谈改革开放40周年
作者:魏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7-19 浏览次数:788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许多亲历战争的老人在安享晚年时,经常感慨万千。到达胡萃华老人家中时,她的儿子叶伟承热情地招呼记者进门。胡老面貌清癯、精神矍铄,尤其是清晰的思维与平易近人的风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垫湖的大包干是逼出来的!——回眸“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风雨历程张惠春
作者:张惠春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7-16 浏览次数:7872
稻黄蟹肥的丰收时节,笔者来到革命老区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极目远眺,只见一片片金色的稻浪随风摇曳,一排排新颖别致的两层楼房次第排开,一幅幅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扑面而来……
五百块银元的故事
作者:王力成(口述)薛鲁光(整理)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6-01 浏览次数:7852
1950年2月,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政委王仲良来到杭州,住在西湖边的一栋小楼里。当谭震林、谭启龙等省委领导来看望他时,他拿出了一袋沉甸甸的银元说:“这原来是三北地委的公款,北撤时我交给住王家埭的堂兄王性善保管,这次回家乡带过来一并交给组织,这个任务也算完成了。”
海启县粉碎日伪“政治清乡”的做法与经验
作者:李元冲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5-20 浏览次数:7851
海启县,是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四地委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形势需要临时设置的一个县(海门、启东两县合并),两年后又更名为东南县(当时国民党统治区仍分海门县和启东县)。
变化翻天覆地 实干才能兴邦——新四军百岁老兵陈瑛谈改革开放40周年
作者:魏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4-29 浏览次数:7880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四军女战士陈瑛的期颐之年。陈瑛老人是开国中将王必成将军的夫人,生于1918年,她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也亲历着和平年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新四军女战士白山:为了革命理想什么都不怕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4-20 浏览次数:7886
白山,94周岁,生于1923年,1937年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随着中国军队的撤退和上海的沦陷,家在上海的白山不愿做亡国奴,于1939年从上海辗转常熟参加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辖江南抗日义勇军,在后方医院工作。后因部队转移,她和一部分医院同志在常熟一带治疗和保护伤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