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铁军烽火映苏南 ——记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


作者:魏冉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25   浏览次数:8486


    70年过去了,如今国力蒸蒸日上,人民军队鼓角齐鸣,震慑着境外军国主义者的觊觎之心。而馆后的土地上,则长眠着王必成、江渭清、吴仲超等新四军将领。一些参观者在瞻仰区驻足致敬。青山处处埋忠骨,革命先烈丰碑不朽、“铁军精神”永恒!


不朽的新闻魂 ——抗战中的新闻老兵二三事


作者:窦芒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22   浏览次数:8364


  八月申城,热浪滚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2015上海书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新闻老战士与抗战》一书引起了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场签销数百册。


到“作战实验室”中去选将


作者:江永红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18   浏览次数:8358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先强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岛屿战争论·将论》专门探讨了将从何而来的问题。在认识上,要破除所谓“和平建军”的错误观点,打好“准备的战争”。在标准上,改变干部标准过于笼统的状况,建立可具体衡量的标准体系。在方法上,改变少数人关起门来考察军官的办法,到“作战实验室”里去选将。


创新发展是新四军抗日征程的鲜明特色(下)


作者:张衡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11   浏览次数:8361


    新四军不愧为一支勇于创新发展、善于创新发展的抗日铁军。新四军以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顽强地坚守了华中抗日阵地,当战略反攻到来之时,新四军又紧紧地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了由分散游击战争向大兵团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从而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发展是新四军抗日征程的鲜明特色(上)


作者:张衡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11   浏览次数:8360


    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的十年间,特别是经过八年抗战的洗礼实践,中国共产党运用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新四军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谋创新、求发展的。



茅山根据地反清乡斗争片断


作者:凌海波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11   浏览次数:8370


    19433月,日伪军开始在茅山抗日根据地清乡。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调集重兵,在两溧地区(溧阳、溧水)对我军发动进攻。4月,抗大九分校在反顽战斗后,由溧水过茅山渡江北上。反清乡斗争在开始时困难较多。那时出于斗争的需要,茅东县曾扩大区域到镇江、丹阳、金坛边界的延陵等地。


新四军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和历史贡献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04   浏览次数:8476


    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坚持抗战,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新四军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组建起来的抗日部队。


抗日老兵忆当年


作者:杨 光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04   浏览次数:8357


    我是一位新四军老兵,今年93岁。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这有意义的历史时刻,我再次回忆起自己的抗日经历。


淞沪支队立足浦东第一仗


作者:李国妹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04   浏览次数:8359


    这一仗不仅消灭了盘踞在这一带为非作歹的顽固派,还使日军大为震惊:不知哪路人物竟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挑起战事。这一仗,也是淞沪支队在浦东站稳脚跟的第一仗。


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作者:高兴起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8-01   浏览次数:8367


  20142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2015513日,国务院发出通知,201593日全国放假一天,以确保纪念活动顺利进行。


共有: 621 条记录 36/6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36  37   38   39   4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