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信仰的力量——读陈毅诗作《青松》的三重境界
作者:陈磊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2-17 浏览次数:8214
2019年元月6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同志逝世47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研读陈毅的诗作《青松》,来表达一份敬意!
抗战胜利是中华振兴的根本转折
作者:赵秋梧 刘振飞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1-23 浏览次数:8085
抗日战争初期,正当日军大举侵略、国民党军大步后撤、大片国土沦陷、亡国论调大肆泛滥的时候,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毅然进入环境十分险恶复杂的敌后,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
打开记忆长卷走进岁月远方——浙江宁波四明山红色纪念园巡礼
作者:李赞庭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9-06 浏览次数:8187
崔锡华,这位在四明山老区土生土长的中年汉子,为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又谱写了新的篇章。
草鞋司令陈玉生运子弹
作者:钱书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8-31 浏览次数:8153
当年的陈玉生,脚蹬草鞋,打着绑腿,雄勇魁梧,众乡邻亲切地称呼他“瓦嘎司令”。“瓦嘎”是泰兴方言,意思是“我们家的”、“我们的”或“我家的”,百姓对他的崇敬爱戴可见一斑。
1945年苏中红区货币战
作者:彭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5-19 浏览次数:8101
一时间,苏中三、四分区(今南通、如皋、泰兴、靖江、海安、泰县等地)1945年下半年出现了大量伪币,有些源自本地,有些源自上海、南通等城市。为了维护解放区金融秩序,保护党和群众利益,一场红色货币保卫战在苏中解放区打响。
四川大凉山学子感受“如皋温度”
作者:王俊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4-22 浏览次数:8080
去年6月,如皋市文广传媒集团大凉山爱心之旅全媒体采访团从如皋出发,驱车2700多公里,历时两天两夜抵达四川省昭觉县布西乡解放村,深入采访报道大凉山深处的“阿仲希望小学”背后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条毛毯
作者:甘桐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4-12 浏览次数:8072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有一件文物毛毯,这件文物不仅被评定为一级,还见证了周恩来与袁国平的革命情谊。
一次迟到78年的祭扫周永林辛仕
作者:周永林 辛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3-29 浏览次数:8116
徐绪奎,1915年出生,湖北红安县(原黄安)人。1931年,他在黄安县农运会负责人田开寿和李先念等影响下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和红二十五军团长等职,参加过长征,到达陕北进入“抗大”学习,1938年被派到新四军老二团任组织股长,1939 年进入苏南东路,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团团长,1940年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九团团长。
“老虎团”的“三把火”
作者:童安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2-25 浏览次数:8082
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是一支由10个红军连队组建的主力团。抗日战争期间,该团转战于苏、浙、皖抗日战场,战功卓著,令敌闻风丧胆,被苏、浙、皖人民誉为“老虎团”,被新四军授予“ 战斗模范团”称号。“老虎团”在苏南对日初战中,三次火攻日军据点的故事,至今被苏南人民传为佳话。
三匹马的故事
作者:包宏龙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11-02 浏览次数:8075
打记事起,父亲就不止一次地跟我讲过一个关于新四军向我家借马的故事。小时候,这成了我最为骄傲的事情。直到现在,也是我心底最为靓丽的一抹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