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作者:胡居成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22 浏览次数:4906
1942年初冬的一天下午,湖北省应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杨森堂接到情报,说应城县日军宪兵队少佐队长古川和他的妻子明晨乘车去汉口。杨局长当即决定率公安队于中途伏击,消灭恶魔。
作者:刘永宏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4827
一八一团打响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第一枪,坚守淮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围歼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的作战,然后又挥师南下,渡江作战,直捣南京的国民党总统府。抗美援朝中,这支部队有幸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
作者:沈金韬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15 浏览次数:4846
我的外婆已进入耄耋之年。岁月的风霜布满了她的额头,勤劳的双手堆满了厚重的老茧。时至今日,在烈日当空的午后时分,金黄色的麦田里还经常会出现她的身影。
作者:中辉 同乐 琚诚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14 浏览次数:5008
新四军无为县大队为了迎接1945年的“红五月”,号召部队多打胜仗,多消灭敌人,争取抗战早日胜利。县大队二连积极响应号召,每天都派干部和侦察员,去塔桥敌人据点附近了解敌人活动情况,寻机歼敌。
作者:宋婕 古月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12 浏览次数:4847
60多年来,古城镇江一直传颂着杨瑞年、杨青年、杨华年英雄三姐弟的故事。他们在对敌斗争的战场和刑场上用热血谱写了一章章不平凡的革命史。他们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精神,以及对同志的诚挚和友爱,值得人们永远学习。
作者:胡正明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2 浏览次数:4838
次日,日军发现米田那不见了,到处寻找都不见影子。晚上,日军站在炮楼上喊魂似的:“米田那!米田那!”一直叫到半夜。镇上的老百姓拍手称快,议论纷纷:“这条恶犬十有八九被新四军杀掉了,真是为老百姓除一大害啊!”
作者:陈志辉 责任编辑:刘顺发 来源:《铁军》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10-23 浏览次数:5142
贺甲村战斗经历28小时,歼灭日本精锐十五师团池田联队所属部队官兵168名,生俘3名,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百余支、掷弹筒2只、子弹千余发。战后,延安总部表彰此役,誉为“延陵大捷”。文艺工作者以此次战斗为素材,谱写了歌曲《反扫荡》,在新四军中广为传唱。
作者:程 路 责任编辑:赵建峰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4830
1942年初,新四军七师为打通与军部和二师之间的联系通道,将斗争目标指向了江浦、和县、全椒三地交界的“江和全”地区,这里与日伪大本营——南京隔江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日伪顽和新四军都要争夺的地区。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当地曾流传着“孔明”妙助新四军的一段佳话。
作者:晓宇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10-11 浏览次数:4835
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6月的一天,苏中军区公学二十三队副排长毅韧接到上级命令,和十八队学员周先进到苏中区党委报到,说要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们两人参加革命前都“喝”过一点墨水,但不是行伍出身,什么特殊任务怎会要他们去完成?
作者:恒阳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10-11 浏览次数:4829
朱云15岁那年夏天,浦东部队领导派她将一封密信送到浦西部队去。虽然浦东部队与浦西部队联络的通道——黄浦江渡口最近已被敌人注意,变得不安全了,但考虑到朱云是上海本地人,又是第一次单独外出执行任务,可能不会引起敌人多大注意,相对来说要安全些。于是向她交待了联络站和暗号,并要求她三天之内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