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站在垫湖看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
作者:许卫国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13 浏览次数:8346
青山绿水,看得见,摸得着,形式主义无法生存,混不了;官僚主义,一事无成,搞不了;教条主义,难有起色。唯有解放思想,唯有深化改革,唯有壮士断腕。泗洪老区的这些坚决果断的措施,是对“铁军精神”的不懈传承,是对40年前垫湖改革精神的继续发扬,是泗洪人走绿色发展的决心、宣言和具体行动。
流淌出来的思念
作者:如伊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10 浏览次数:8361
音乐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厅上空缓缓弥漫,耳语般如泣如诉如吟如歌,他独自坐在展厅的中央,头颅低垂,眼帘微阖,静默得犹如一尊雕塑。
情起于《彩云追月》魂归于皖南事变——新四军音乐家任光与妻子徐瑞芳的生死恋
作者:歌然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9 浏览次数:8389
1940年秋天的一个黄昏,夕阳慵懒地将金色的余辉洒向人间。青弋江水波潺潺,清澈见底,远处的群山连绵不尽,美不胜收。江边,身着青灰色军装的新四军战士三三两两在漫步,还有吹小号的,吹短笛的,乐器声、笑谈声汇成的一片。
不忘初心写华章——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胡遵远
作者:李燕 李泽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9 浏览次数:8354
2019年12月23日,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安徽省金寨县档案馆馆长胡遵远等43名同志被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有生之年我一定去宣堡看看”——访参加首战宣堡的扬中籍离休干部陈醉云
作者:徐晓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8 浏览次数:8351
2019年7月26日,我们一行四人受泰兴市宣堡镇党委、政府的委派,带着一份5月25日载有“抗战老兵90寿辰轮椅上缴纳万元特殊党费”报道的《扬子晚报》,专程驱车扬中市新四军老战士陈醉云家中,看望、慰问这位首战宣堡的九旬老兵。
“到武汉打怪兽”的许鹏“回家”了
作者:陆荣春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8 浏览次数:8359
谁承想,这个打“怪兽”的鲜活生命,却戛然而止于2020年春天的一个雨夜。这位妻儿眼中的“超人”,将无畏人生定格在支持武汉抗击疫情的救援路上。
新四军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作者:徐君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7 浏览次数:8359
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许多新四军老战士转入了文教战线,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们有抗日根据地办“抗大”、党校和各类专业学校的办学经验,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去,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王店红色商号“友记”南货店
作者:赵晨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7 浏览次数:8351
“友记”是当时嘉兴县王店镇(现秀洲区王店镇)较有名气的一家南货店,光伙计和账房就不下10人。抗战初期,这里曾是新四军的一处秘密联络站,粟裕的警卫员张隅江(现为革命烈士)和师傅张子清(南货商人,湘籍红军)曾在这里秘密领导和指挥当地的抗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