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粟裕使“诈”全歼敌人两个师


作者: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6年第11期   日期:2017-05-16   浏览次数:8459


  “兵以诈立”乃是军事常理。可以说,谁真正掌握并运用了诡道,谁就能在战场上“制人而不制于人”。作为杰出的军事家,粟裕大将可谓“深谙”此道。他曾如此总结:“对敌应多施欺诈手段”“应该极尽欺诈之能事”。


长征精神永存——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作者:陶建国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6年第11期   日期:2017-05-15   浏览次数:8474


  长征精神永存!


怀念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


作者:赵林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476


  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东四楼“抗美援朝战争馆”展厅中,树立着一块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榜,榜上刻有“一级英雄”共51名,沈树根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赫然在目,而与他并列在旁的正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烈士邱少云。


红色的黎明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494


  又一个黎明到来,东方吐出一丝鱼肚白,部队蹑手蹑脚地整装出发,挺进苏南的初夜就这样静谧而悲壮地度过。再上征程,回望渐渐凝成小点的西屏古镇,孔诚眼眶不禁渗出一丝热泪。他坚信,此刻乡亲们看到的是碾台上的银元、竹筐里的铜板,但留驻他们心底的,必定是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形象,是一份亘古未有的鱼水亲情。


读书与冥思


作者:杜学峰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2016年第11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451


   当冥思成为美丽的时候,读书是生长在荒原上的一棵胡杨。有一首小诗写得非常好:心灵在黑暗中缓缓漂移,融入无边的黑寂里,我在冥思中醉去。读书人的冥思,是一种理性的醉。冥思是休息,是整理,是留给自己的顿悟时间。


十九年兴教助学 爱心诠释老区精神


作者:潘春华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464


    19年前,由江苏省镇江市离休干部马立平为代表的18位离退休老同志,倡导成立了镇江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19年来,协会成员们用爱心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学业梦,爱心细流汇聚成河,慈善画卷越写越长。


叶挺离党之谜


作者:蔡长雁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457


   众所周知,叶挺在大革命失败后曾一度离党,至19463月出狱后才重新入党。周恩来作为见证人,断定叶挺是“离党”,而不是“脱党”。本文将新发现的相关零星史料进行分析,希望能解开叶挺离党之谜。


左政:青春激荡在江淮


作者:赵东云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474


    坐在手推车上的左政双目已经失明,听力也有严重障碍,岁月沧桑尽显于老人布满皱纹的面庞。采访中老人突然表示:她要唱一支军歌。随即,老人放开歌喉,一边歌唱一边挥动着双手,脸颊有了血色,神情也显得饱满起来。目睹眼前这一幕,我不觉为之动容,在脑海中,仿佛又看到了一位新四军女战士的飒爽英姿……


孤魂英烈守望沙场72年


作者:施化果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1   浏览次数:8489


    去年513日,墓主的外甥媳妇龙庆元来到这里,用手轻轻剥去碑上的苔藓,用清澈的泉水拭去上面的泥土,也揭开了湘籍抗日烈士丁志远那段尘封72年的历史。


红军风骨


作者:黄朱清 撰文 王路奇 摄影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1   浏览次数:8569


    红军战士来显合,原本为了土地、为了生存而参加革命,日军来侵略我们了,来显合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杀敌寇。抗战胜利了。解放战争开始了,来显合跟着部队继续征战,向着建立新中国的目标出生入死。来显合说过,从参加红军开始,就没有想过活着回来。在革命生涯里,他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共有: 3829 条记录 182/38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81  182  183   184   18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