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阿洛拉夫:凉山雄鹰“神投手”


作者:刘思畅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07   浏览次数:8338


  “我从大山走来,肩头扛着大山的色彩,回首自己走过的道道山路,忘不了大山给我的情爱;我从大山走来,风雨轮回格桑花开,耳畔回响阿妈温暖的话语,句句话语让我难以忘怀,哦,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面对茫茫路途往事不再细数,山顶上唱歌的星星,是指引我回家的北斗……”


中国曾经的海上辉煌


作者:孙建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06   浏览次数:8333


     纵观世界文明史,没有哪个民族或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具有如此悠久而非凡的海上历史、海上活动、海上技术。自古以来,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又是一个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在这种既陆又海环境的生存和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的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同样不朽而灿烂!


传承铁军精神 建设生态京山——记京山县委书记胡小国


作者:党亚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04   浏览次数:8333


    2011年胡小国担任京山县委书记以来,更加关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重视对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挖掘和传承,坚持用铁军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引领精神文明、凝聚发展力量、推进老区建设,使京山这个革命老区焕发时代青春。


特殊使者 特别接待——追忆西蒙诺夫对淮海战役的采访


作者:恽前程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31   浏览次数:8333


  作者恽前程,新四军老同志,年高94岁。本文系作者根据1949年10月接待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时的日记整理而成,恽老所叙乃亲历亲为,不仅让人读来倍感亲切,而且向世人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同时也回答了:当时欧亚各国为什么都知道中国的淮海战役?


士兵的桂冠


作者:刘丽群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31   浏览次数:8330


    在驻训地,我看到潘宁波所在的“红三连”的连训:势如破竹,守如泰山。他在国际比武场上一展身手,却说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他把荣誉归零,轻装再出发。这让我想起那首《士兵的桂冠》:“士兵的桂冠最沉重,托起祖国山和水……士兵的桂冠象什么,阳光催开向日葵……”


秉承先烈遗志 当好英雄传人


作者:彭小枫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31   浏览次数:8328


  我父亲已经殉国了,党和人民始终在怀念他。在过去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座谈会上,习主席再次把他誉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之一。每年的清明节和父亲的牺牲纪念日,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举行各种活动为他扫墓祭奠。


车桥战役


作者:施向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28   浏览次数:8329


    长篇纪实小说《车桥战役》,详细描述了车桥战役的全过程。为纪念车桥战役胜利70周年,现从该书中选编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铜像•鸽哨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25   浏览次数:8334


  战争,往往把绵长情感洗炼成璀璨星光。一座铜铸像、一只弹雨飞鸽,战将与士兵战火中的生死邂逅,穿越烽火硝烟的时空颠沛,丰盈灵动地折射着抗战英烈的血性光辉。


郑进美:彩云之南的金花姑娘


作者:娇滢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24   浏览次数:8332


  201319日,100名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优秀班长代表们,从祖国各地齐聚北京。“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中国剧院隆重举行。1992年出生的云南大理姑娘、一等功荣立者郑进美,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快速发展的江苏海洋事业


作者:钱春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24   浏览次数:8329


    长江边上的华西村,是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村”,鲜为人知的是,华西村还以惊人的胆识和远见进军海洋,向海洋要产业、要财富,成为江苏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共有: 3716 条记录 228/37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26   227  228  229   23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