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民兵英雄彭保香


作者:陈雁峰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8   浏览次数:8459


    彭保香是南洋镇北舍村人。19163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民兵中队长、联防大队长、盐东县民兵总队军事干事、参战团副团长等职。在抗日战争中,他积极组织地方武装,运用机智灵活的战术,狠狠打击敌人,使日伪军闻而生畏。


小侦察员——郭滴海


作者:李军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8   浏览次数:8497


  战争年代,郭滴海经常扮成小叫花子深入到白军驻地为红军搜集情报。敌人走到哪儿,“小叫花子”就沿途跟到哪儿。新中国成立后,开国上将张爱萍曾写文章称赞郭滴海是“侦察英雄”,其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抗日民主人士陈湘甫


作者:陈英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8   浏览次数:8462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领导编写,由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于20013月出版的《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这部著作中,也两次提到陈湘甫的名字和贡献。


他们如今在哪里?


作者:张健民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02   浏览次数:8460


  上海东方台纪实频道“往事”栏目组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杂志社联合摄制的《皖南三英烈家事》中的《项苏云忆谈父亲项英》(上下集)和《项苏云忆谈母亲张亮》,前一段时间在纪实频道反复播放。项英的女儿项苏云讲述自己与父亲短暂相会“一生中的十二天”。


塘马喋血七十年祭


作者:史乃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01   浏览次数:8448


  70多年前的塘马之战,是我新四军抗击日军进攻的一场壮烈激战,对新四军坚持苏南敌后斗争,巩固和发展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用智慧和汗水保障胜利——对军队卫生工作经历的回忆与感悟


作者:王正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01   浏览次数:8423


  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场面是英勇悲壮的。后方,军队卫生工作人员,用智慧和汗水守卫着将士生命和健康的最后防线,其场面则是平凡而悄无声息的。只有亲身经历过军队卫生工作的人,才知道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才知道这悄无声息的背后是怎样的无私奉献。


一只皮箱解开一个谜


作者:余建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8-25   浏览次数:8529


    20106月,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新的史料陈列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为满足展品陈列的需要,纪念馆向社会发出了征集革命文物的通告。我听说云岭镇白果村一农户家中有新四军使用的物品,就同馆里工作人员上门征集。


从八路军到新四军


作者:李清云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8-08   浏览次数:8456


  七七事变后,日军就占领了我的家乡。我加入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支队,被调至先遣支队司令部警通连通信班。19405月中旬以后,我和旅部电台被调到新四军黄克诚纵队。


李明扬策反卫立煌幕后秘闻


作者:王炳毅 吴红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8-06   浏览次数:8527


    李明扬和卫立煌都是知名的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又都是安徽人。抗战胜利后,这两位将军都住在南京。李明扬公馆在城南八府塘畔,卫立煌公馆则在城西上海路中段一幢洋楼。


我和“上海科长”走到一起


作者:吴佩英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8-04   浏览次数:8412


黑夜是爱情的白天,大海是船儿的陆地。经过磨难,我和“上海科长”的感情更深了一层。1953年,经组织批准,我们在温州结了婚。几十年来,我和张嘉相敬如宾,从不拌嘴。“上海科长”总是让着我,向着我。回忆自己的婚恋经历,我真要永远感谢徐姐和夏政委,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共有: 431 条记录 33/4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31   32  33  34   3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