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雨花石般的女子
作者:刘月雄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9-15 浏览次数:8179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的巾帼英烈,在如花之时,不顾风雨侵袭,倔强地绽放。郭纲琳不愧是出色的一朵,以其绝美的姿态,谱写了生命的华章。
试论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
作者:陈国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9-06 浏览次数:8282
1949年4月20日,鉴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共两党和平协议上签字,仍然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企图凭借长江天堑继续负隅顽抗。为此,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果断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命令。
赣东北清仓借粮援上海 好知青跟随二野进贵州
作者:徐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9-05 浏览次数:8169
你能够想象刚刚解放的赣东北,到底有多少军队驻扎境内吗?23万!赣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上饶,总人口不到5万。
对有关白驹会师几个问题的探讨
作者:陈海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6-16 浏览次数:8136
近年来,书刊上发表了不少有关新四军八路军白驹会师的文章,将会师的由来、经过与历史意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高度,但也存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为澄清史实,追根溯源,去伪存真,以免贻误后人,笔者现对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句容白兔镇走出党建富民新路子
作者:潘春华 笪倩倩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4-25 浏览次数:8085
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白兔镇,近年来发挥“中国草莓之乡”优势,通过“书记项目”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将党建工作与草莓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开启“领学帮带、领干帮扶、领路帮富”党建工作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白兔特色”党建富民的新路子。
一碗飘香了七十多年的羊杂汤
作者:李晓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4-12 浏览次数:8078
陈儆是我的岳母,一位老新四军女战士。2019年3月9日,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3岁。老人在生前,经历的许多往事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却有—样东西,在她脑海里像电脑存盘,年年岁岁,历久不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竟是一碗价值5分钱的羊杂汤!
黄孝慈的老区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送戏下乡的故事
作者:鲁青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2-13 浏览次数:8084
两度“梅花奖”得主,江苏省京剧院原名誉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情系革命老区,生前多次送戏下乡,深入农村田头,留下许多动人故事。
王大成回乡
作者:袁启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1-08 浏览次数:8067
妈妈说,王大成原来几代人居住在小新庄,单门独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20世纪50年代末家乡闹饥荒,才20几岁的他,为了生活带着幼小的女儿背井离乡。
想起在军营学习朱瑞——读《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一文有感
作者:王茂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0-25 浏览次数:8096
多年来,在学习和研究新四军历史的过程中,深感研究宣传新四军的权威期刊《铁军》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
帮村扶贫促发展——海安市发改委帮扶柴垛村工作纪实
作者:严德本 印玉文 高亚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6-28 浏览次数:8074
苏中海安老区南莫镇柴垛村远离镇区,资源匮乏,产业单一,是海安地区典型的“交通边缘村”、“经济空壳村”。2014年初,海安市发改委与柴垛村结成扶贫对子。